知識文章

跨業廠商結盟投入車用消費性電子,2022年CES大放異彩

2022 / 02 / 18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陳鈺妏

全球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每年元月份都會在美國Las Vegas舉行,今(2022)年雖受到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使得展期縮短、部份業者退出實體展,仍舊帶來許多令人驚豔的產品。近年隨車輛產業往CASE趨勢發展,使得車用電子的創新科技成為展覽的一大看點,以下介紹今(2022)年車廠、科技業、新創業者的重要產品。

車廠BMW打造車內電影院,攻略頂級車內娛樂系統
你能想像有一天在車內能享受電影院般的體驗嗎?BMW以超大面板實現你的想像!當你坐在後座啟動劇院模式,遮陽簾自動拉上阻擋光源,車內照明減弱,點開31吋8K觸控式面板,Amazon Fire TV系統提供多個串流平台任選,伴隨30顆單體的Bowers & Wilkins環繞音響,直接拉你進入影音世界。更針對遊戲愛好者提供HDMI插槽,將遊戲主機接上後便能享受大螢幕的遊戲體驗,讓汽車搖身一變成為娛樂的秘密基地。

圖1、BMW 8K劇院螢幕

資料來源:BMW官網

科技業者Sony大秀影像專長,以自身優勢進軍電動車產業
Sony繼去(2021)年提出第一台概念電動車「VISION-S 01」,今(2022)年又帶來七人座的VISION-S 02,兩代概念車底盤共用,並結合Sony擅長的影像感測實力,展中透露正在歐洲區域進行Level 2+駕駛輔助感測系統測試。雖然目前Sony的計畫都僅限於概念車,但比起第一台概念車,已描繪出更具建設性的電動車藍圖,並為電動車業務成立子公司Sony Mobility Inc.,試圖以自身遊戲、串流影音、視聽音響等娛樂技術專長與汽車結合,插旗智慧電動車市場。

圖2、VISION-S 02

資料來源:SONY官網

新創業者Udelv攻自駕物流,預計2023年商業化
自駕車新創公司Udelv推出電動自駕物流車Transporter,運用Mobileye的圖資平台持續更新導航資料,並與高性能相機、光達、雷達搭配,實現無人駕駛的願景。由於捨棄駕駛空間,使倉儲區最多可乘載2,000磅的貨物,90~160kWh的DC快充電池,45分鐘就讓可行駛里程達220英里。該車款目前已獲得美國船隊租賃Donlen、瑞士倉儲物流Planzer和比利時物流集團Ziegle的預訂,Udelv預期2023年將開始Transporter的商業營運計畫,描繪未來的物流樣貌。

圖3、電動自駕物流車Transporter

資料來源:聯合報

臺灣ICT業者與國際組隊,變身車用領域拓荒者
華碩子公司亞旭與微軟(Microsoft Azure)、亞馬遜(AWS)合作開發雲端智聯網行車紀錄器(Connected Car Cam∕iDVR),搭載Alexa語音助理聲控車內設備,並透過AI監控功能主動進行疲勞警示,提供行人、號誌偵測及速限提醒,輔助提升駕駛安全性。其錄製的資料能即時上傳雲端後台,做為道路救援、駕駛行為判斷、保險理賠等資料提供。

圖4、亞旭CES 2022展區

資料來源:亞旭官網


臺灣電子紙廠元太科技與BMW合作打造「iX Flow」概念車的酷炫外型,採E Ink電子紙技術包覆車身,只需要一個按鍵,便能轉換車體顏色、圖紋外觀,外觀的轉換,除展現個人風格,也能藉由黑色吸熱、白色散熱的特性,降低空調耗能。元太科技透過雷射切割打造貼合車身曲線的電子紙,其精湛工藝與變換自如的外觀馬上驚艷展場,為電子紙市場開拓車用商機。

圖5、BMW iX Flow

資料來源:BMW官網


跨領域整合,為車用產品獨闢蹊徑
從2022年CES展可看出,除了傳統車廠品牌外,越來越多跨業廠商加入電動、自駕車的軟硬體戰局,試圖以自身優勢搶攻市場。如娛樂技術實力強大的Sony以車載娛樂切入電動車市場,或是Mobileye以圖資平台與品牌商跨足自駕市場等,各品牌間也透過技術互補,搶食CASE智慧電動車供應鏈。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