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跨業廠商結盟投入車用消費性電子,2022年CES大放異彩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陳鈺妏
全球消費性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每年元月份都會在美國Las Vegas舉行,今(2022)年雖受到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使得展期縮短、部份業者退出實體展,仍舊帶來許多令人驚豔的產品。近年隨車輛產業往CASE趨勢發展,使得車用電子的創新科技成為展覽的一大看點,以下介紹今(2022)年車廠、科技業、新創業者的重要產品。
車廠BMW打造車內電影院,攻略頂級車內娛樂系統
你能想像有一天在車內能享受電影院般的體驗嗎?BMW以超大面板實現你的想像!當你坐在後座啟動劇院模式,遮陽簾自動拉上阻擋光源,車內照明減弱,點開31吋8K觸控式面板,Amazon Fire TV系統提供多個串流平台任選,伴隨30顆單體的Bowers & Wilkins環繞音響,直接拉你進入影音世界。更針對遊戲愛好者提供HDMI插槽,將遊戲主機接上後便能享受大螢幕的遊戲體驗,讓汽車搖身一變成為娛樂的秘密基地。
圖1、BMW 8K劇院螢幕
資料來源:BMW官網
科技業者Sony大秀影像專長,以自身優勢進軍電動車產業
Sony繼去(2021)年提出第一台概念電動車「VISION-S 01」,今(2022)年又帶來七人座的VISION-S 02,兩代概念車底盤共用,並結合Sony擅長的影像感測實力,展中透露正在歐洲區域進行Level 2+駕駛輔助感測系統測試。雖然目前Sony的計畫都僅限於概念車,但比起第一台概念車,已描繪出更具建設性的電動車藍圖,並為電動車業務成立子公司Sony Mobility Inc.,試圖以自身遊戲、串流影音、視聽音響等娛樂技術專長與汽車結合,插旗智慧電動車市場。
圖2、VISION-S 02
資料來源:SONY官網
新創業者Udelv攻自駕物流,預計2023年商業化
自駕車新創公司Udelv推出電動自駕物流車Transporter,運用Mobileye的圖資平台持續更新導航資料,並與高性能相機、光達、雷達搭配,實現無人駕駛的願景。由於捨棄駕駛空間,使倉儲區最多可乘載2,000磅的貨物,90~160kWh的DC快充電池,45分鐘就讓可行駛里程達220英里。該車款目前已獲得美國船隊租賃Donlen、瑞士倉儲物流Planzer和比利時物流集團Ziegle的預訂,Udelv預期2023年將開始Transporter的商業營運計畫,描繪未來的物流樣貌。
圖3、電動自駕物流車Transporter
資料來源:聯合報
臺灣ICT業者與國際組隊,變身車用領域拓荒者
華碩子公司亞旭與微軟(Microsoft Azure)、亞馬遜(AWS)合作開發雲端智聯網行車紀錄器(Connected Car Cam∕iDVR),搭載Alexa語音助理聲控車內設備,並透過AI監控功能主動進行疲勞警示,提供行人、號誌偵測及速限提醒,輔助提升駕駛安全性。其錄製的資料能即時上傳雲端後台,做為道路救援、駕駛行為判斷、保險理賠等資料提供。
圖4、亞旭CES 2022展區
資料來源:亞旭官網
臺灣電子紙廠元太科技與BMW合作打造「iX Flow」概念車的酷炫外型,採E Ink電子紙技術包覆車身,只需要一個按鍵,便能轉換車體顏色、圖紋外觀,外觀的轉換,除展現個人風格,也能藉由黑色吸熱、白色散熱的特性,降低空調耗能。元太科技透過雷射切割打造貼合車身曲線的電子紙,其精湛工藝與變換自如的外觀馬上驚艷展場,為電子紙市場開拓車用商機。
圖5、BMW iX Flow
資料來源:BMW官網
跨領域整合,為車用產品獨闢蹊徑
從2022年CES展可看出,除了傳統車廠品牌外,越來越多跨業廠商加入電動、自駕車的軟硬體戰局,試圖以自身優勢搶攻市場。如娛樂技術實力強大的Sony以車載娛樂切入電動車市場,或是Mobileye以圖資平台與品牌商跨足自駕市場等,各品牌間也透過技術互補,搶食CASE智慧電動車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