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車載雷達CAE分析技術應用介紹

2022 / 01 / 12

車輛中心  環能與車電工程處  毛慶平

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120萬人死於交通事故,而在這些交通事故中約有94%為駕駛者的人為失誤所造成。為降低此類人為因素所造成之交通意外,全球各大車廠皆已紛紛投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ADAS)或自駕車(Autonomous Vehicle)之相關技術研究開發。然而,目前ADAS系統欲達到相關駕駛輔助功能或自駕車希望達到不同程度之自動駕駛等級,在車輛上皆須搭載各種不同的感知器,如:雷達(Radar)、光達(LiDAR)、攝影機(Camera)、超音波感知器(Ultrasound)等,如圖1。其中,雷達又扮演著相對重要且關鍵的角色。


圖1、自駕車感知器應用分佈圖
資料來源:Machine Design

然而,目前應用於ADAS系統中的車載雷達,其工作頻率多設計於24GHz、77GHz及79GHz這三個頻率,如表1。由於24GHz車載雷達具有繞射能力強、信號損失小等優點,故在短距離的偵測系統上較常被應用,如車側盲點偵測(BSD)、車道偏移警示(LDW)等;然而,在24GHz ISM頻段其頻寬僅250MHz,故其分辨率與偵測距離則會有所限制。因此,2015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5)上決定,再將77.5GHz~78.0GHz頻段劃分給汽車無線電領域使用,故使得76GHz~81GHz整個頻段皆可用於車載雷達上,同時也確立了79GHz頻段將逐漸取代24GHz雷達系統的產業趨勢,如圖2。


表1、車用毫米波雷達使用頻率比較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


圖2、各頻率範圍之車載雷達應用
資料來源:Yole Development

然而,在車載雷達產品之設計開發過程中,陣列天線之場形特性設計甚為重要。因此,研發工程師可於車載雷達設計初期,即針對設計之發射天線(Tx)與接收天線(Rx),利用電磁模擬分析軟體計算其主旁瓣增益(Gain)、主瓣方向、半功率波束寬(Half-Power Beamwidth, HPBW)等場形特性資訊,如圖3,以評估所設計之陣列天線特性是否符合要求。此外,研發工程師亦可納入目標車之保險桿與水箱護罩模型,進行車載雷達裝車後之場形特性評估,進而掌握車載雷達裝車後之增益變化,並找出其較適合之安裝位置與角度,如圖4。


圖3、車載雷達之天線場形模擬分析示意圖
 


圖4、車載雷達天線裝車後之場形模擬分析示意圖
資料來源:https://fluidcodes.com/

針對77GHz(或79GHz)之車載雷達產品,其產品尺寸將更趨輕薄,因此其內部PCB之散熱議題亦常受到關注。有鑑於此,研發工程師可於設計初期針對設計之PCB與殼體,利用熱流模擬分析軟體計算PCB上之各主要電子元件(如RF IC、MCU等)溫度,進而評估電子元件之溫升是否符合要求,如圖5。


圖5、車載雷達PCB之溫度模擬分析示意圖

車輛中心(ARTC)在經濟部工業局智能電動車輛產業輔導推廣計畫的支持下,已完成車載雷達之天線場形模擬與PCB熱模擬技術建立,日後可對於國內車載雷達業者提供技術輔導與產業服務。倘若需要進一步瞭解相關內容細節,歡迎洽詢車輛中心/環能與車電工程處/工程分析中心/毛慶平資深專員。電話:04-7811222分機3310 / E-mail:maocp@artc.org.tw。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