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自駕車監控技術介紹
車輛中心 研究發展處 薛宇圻
自動駕駛車(簡稱自駕車)營運上路逐步發展,隨著共享經濟、交通移動服務(MaaS)、自駕車與資通訊相關技術愈趨成熟,國際車廠與營運業者對於自駕車未來載客商業模式各有不同規劃,以供龐大的旅次需求並帶來完整的移動方案。也因應自駕車營運上路需求,車上除配置有隨車安全駕駛,亦可於後台行控中心,透過運行監控技術及互動機制來確保自駕車運行安全。
車輛監控技術概述
車輛監控技術源自傳統燃油車發展開始,歷經電動車時期到目前自駕車監控,依據車輛發展需求,其監控項目不斷增加,各時期主要監控項目如下:
1.燃油車監控項目:車速、油門、煞車、總里程數、車輛座標。
2.電動車監控項目:總電壓、總電流、電池溫度、車速、電門、煞車、剩餘電量、剩餘里程、總里程數、馬達溫度、馬達轉速。
3.自駕車監控項目:燃油車與電動車監控項目、車內外影像、追跡誤差、航向角誤差、自駕車決策控制命令、手∕自駕控制訊號、圖資定位參數、感知融合系統監控等。
監控系統資訊來源主要由車端透過車載機(T-BOX)收集後,以4G∕5G無線網路回傳至雲端資料收集系統,行控中心監控人員透過監控系統即時掌握自駕車運行狀況。
圖1、自駕車監控系統運作模式
車輛中心自駕車監控技術發展
有鑑於車輛監控技術發展需求,車輛中心(ARTC)投入車輛監控技術係由電動車開始發展,近年來已升級為自駕車監控技術;自駕車監控系統結合地理資訊系統顯示目前自駕車所在位置;透過車上診斷系統,提供各系統目前健康狀況,並以燈號顯示於監控系統上;即時車內外影像掌握目前自駕車運行環境,且透過歷史紀錄功能,呈現各系統警示或異常歷程,以及透過數字呈現自駕系統與電車系統參數資料。自駕車監控系統以每秒為更新頻率,提供各參數、系統、影像最新狀況,讓後台行控中心值班人員能夠即時了解車輛狀況、車內外運行環境等資訊;未來更將結合智慧路口與車聯網(C-V2X)發展車路雲自駕車監控系統,進而提升自駕車上路安全。
圖2、自駕車監控系統畫面
小結
相較於傳統燃油車與電動車,自駕車監控項目增加許多,也由於傳輸項目增加,且自駕車也需要影像監控,因此更加重網路頻寬需求;以目前4G網路主流下,要符合法規要求收集項目且滿足自駕監控所需,而現階段僅能區分即時或批次上傳數據資料方式來處理。倘若未來網路普及升級至5G或甚至更高層次後,自駕車監控除可滿足監控需求外,更可提供影音、互動介面以及透過雲端運算來操控車輛,以讓自駕車運行監控技術更加完善,並提供更安全的交通運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