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疫情衝擊 2020全球車市大幅衰退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朱峻賢
全球車輛產業近年挑戰不斷,除經濟緩步及大國間貿易紛爭因素,於2019年時呈現十年來較大幅度衰退外,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更重挫車輛相關產業,依據世界汽車工業國際協會(OICA)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車市大幅衰退13.8%至7,797萬輛,近年全球車市銷量變化如圖1所示。
圖1. 全球車市銷量變化
資料來源:OICA,車輛中心整理疫情橫掃全球,主要車市幾乎淪陷
全球最大車市-中國大陸率先實施封城措施,隨之而來的便是零組件供應鏈缺料與停工,隨著下半年疫情趨緩逐步復工,再加上購車補助政策刺激,車市銷售情形好轉,全年銷量達成2,527萬輛(衰退1.9%)的成績;第二大車市美國,同樣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銷售慘淡,雖然下半年銷售回溫,但進入11月後確診人數又逐漸攀升,導致全年度銷量縮減至1,495萬輛,大幅衰退14.9%;第三大車市日本,受疫情干擾民眾消費意願,全年度以5月衰退將近5成最為低迷,所幸下半年度回穩,最終銷量459萬輛(衰退11.5%)。
歐洲國家如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及西班牙為2020年受疫情影響最大區域,除了西方國家民情讓防疫措施無法落實外,不斷變異的病毒也讓疫情反覆升溫,即便部分國家推出振興措施來挽救車市但效果十分有限,以西班牙102萬輛(衰退31.5%)影響最大,影響最輕微的德國(322萬輛)也有18.7%之衰退。
國際主要車市當中僅韓國呈現成長,甚至創下187萬輛的歷史銷售新高,原因可歸納出兩點;其一為韓國政府推出購置新車或舊換新消費稅減免政策,最多可從5%降至1.5%因而熱絡市場;其二為韓國汽車工業建立在完善的自身供應鏈基礎上,零組件因停工缺料的問題影響甚微,疫情穩定後即迅速恢復製造動能,讓韓國得以一枝獨秀。
新興市場部分,印度由於購車成本提高、燃油價格波動、BS-VI排放標準實施以及疫情影響,導致銷售下滑至歷史低點294萬輛(衰退16%);巴西則受疫情停工影響當地就業及消費意願,部分車廠如Ford評估損失後關閉多數工廠,銷量為206萬輛、衰退幅度達26.2%之多;俄羅斯4、5月疫情影響較劇,第4季車市回溫下銷量達160萬輛、衰退比例縮小至9.1%,2020年主要國家車市概況如圖2所示。
圖2. 2020年主要國家車市概況
資料來源:Marklines,車輛中心整理
前十大車廠受停工影響均呈衰退
2020年前十大整車製造廠亦全數呈現衰退, Volkswagen集團受到歐美工廠停工,加上主要銷售市場中國大陸及歐洲需求短缺,全年度銷售933萬輛(衰退14%)居首位;Toyota集團受北美工廠停工加上防疫期間消費力限縮,以721萬輛(衰退12.2%)居次;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聯盟受法國工廠停工及日產退出韓國市場因素,以683萬輛(衰退22.6%)為第三大車廠。第四至十名分別為GM、Hyundai-Kia、FCA、Ford、Honda、PSA以及Mercedes-Benz。2020年全球車廠銷售排行如圖3所示。
註:此銷量排名僅計算輕型商用車及乘用車,未包含重型商用車輛以及巴士
圖3. 2020年全球車廠銷售排行
資料來源:Focus2Move,車輛中心整理
2021年全球車市有望回溫,車用晶片供料情形最為關鍵
2020年疫情重挫車輛產業,損失難以估計,在疫苗的效力仍待觀察下,疫情發展與影響仍反覆難測。另一方面,雖然車市在2020年下半年回溫,但由於防疫期間各國宣導減少外出頻率促成宅經濟當道,晶片製造商全力供貨滿足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加上國際主要晶片廠因天災與人禍導致產能不足,全球可能陷入車用晶片缺料窘境。展望2021年,由於部分國家與車廠陸續恢復生產步調,全球車市表現回溫有望,但在達到昔日9,000萬輛銷售榮景之前仍有多項考驗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