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車輛中心自駕小巴彰濱運行實績介紹

2021 / 01 / 13

車輛中心 研究發展處 徐錦衍

自駕車在車電系統產業已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議題,許多車廠與新創公司相繼投入於自駕車的開發,而自駕車上路也需政府與當地法規的配合與建立才能進行實際道路測試。在台灣,因為政府與產官學研等相關機構投入許多資源於自駕車的發展,故在2020年專業諮詢服務組織安侯企管(KPMG)發表的《2020年自動駕駛汽車準備度報告(Autonomous Vehicles Readiness Index)》,於全球30個國家自駕車佈局評比中,在綜合政策及法規、技術創新程度、基礎建設、消費者接受度等四項因素評比,台灣首次參與此調查即取得第13名佳績(如下表)。

表. KPMG 2020自駕車佈局評比排名(前15大)資料來源:KPMG,車輛中心整理

台灣目前針對自駕車推動狀況簡述如下:2018年12月19日政府公告「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法案,以促進車輛、航空器、船舶或其結合之無人駕駛交通運輸工具之自動操作與創新服務發展,並於2019年10月25日開始受理國內相關單位申請自駕車沙盒實驗測試,截至2020年底,目前已有8個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運行案於台灣各場域進行自駕車沙盒試驗,如圖1所示。

圖1. 台灣自駕車運行沙盒試驗概況

車輛中心長期投入車電系統技術開發,於感知辨識、智慧決策、車載資通訊、底盤控制以及電動車輛整合等相關領域累積豐富開發經驗與知識能量,透過上述的技術能量整合,並結合經濟部技術處的資源投入,於2018年開始進行設計打造一台具SAE level4自駕等級基礎的電動小型巴士WinBus(見圖2),並於2019年3月於經濟部亮相發表,同年度取得台南智駕實驗室自駕功能通過測試報告,並於去(2020)年1月與勤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彰化縣彰濱場域自駕接駁沙盒試驗許可。

圖2. 具SAE level4自駕等級基礎的自駕小巴WinBus

彰濱場域自駕接駁沙盒試驗主要是透過自駕接駁方式串連台灣玻璃館、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白蘭氏健康博物館、緞帶王博物館以及鹿港天后宮停車場等5個停靠站點,接駁運行分為兩段路線,第一段路線為彰濱觀光工廠運行路線,聯結工業區內觀光工廠,單趟運行里程約7.5公里,第二段路線為彰濱鹿港運行路線,聯結工業區與鹿港天后宮,單趟運行里程約6.6公里,整段運行路線不進行交管,屬開放場域情境,目前主要行駛路段為彰濱觀光工廠運行路線,行駛路線情境包含車道匯入與匯出、號誌與無號誌路口通行、慢車道機慢車混流、快車道車輛混流以及站點停靠等隨機場景,從去(2020)年3月20日開始進行自駕運行與系統功能調校測試,並在7月15日開放載客服務,有興趣搭乘體驗的乘客可透過網路平台(https://booking.menushop.tw/Kingway)進行預約或是至台灣玻璃館現場候位上車;運行路線請參考圖3。

圖3. 運行路線

截至去年底,WinBus於彰濱場域自駕運行總計累積里程已超過3,000km,累計運行趟次達400班次以上,體驗乘客人數達630人,未來將持續蒐集乘客體驗意見與實驗數據資料進行系統改善與服務精進,以提供給大眾更佳的服務體驗。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