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反光衣物回歸反射性能測試介紹

2021 / 01 / 13

車輛中心 環能與車電工程處 趙偉成

日常可見到穿著反光衣物或背心的警務、道路工作人員,在天候不良的狀況下辛苦的工作,反光衣物的正式名稱為高可見度服裝(High-visibility clothing),是指其在日光不足的狀態或任何背景下,都可以易於辨別穿著在人員服裝上的顏色及識別,如特殊的緊急服務人員(工程/警察/消防員)穿的黃色背心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圖1)。


圖1.高可見度服裝
(資料出處:10news.com;wrexham.com)

高可見度服裝最早在1964年,穿著在英國鐵路修築工人身上,因火車電氣化的緣故車速比舊有的蒸氣火車高,司機員指出在正常天候條件下,於車內駕駛時,距半英里之處就可見到工程作業人員,所以火車司機對這些服裝有著極高的評價。有關當局認為這可以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性,於是要求相關作業人員需於工作時穿著高可見度服裝。

為此為了提高反光衣物功能及有效性,開始建立了相關測試標準,從一開始EN 471及其後續的EN ISO 20471:2013(高可見度服裝測試方法和要求),為高可見度服裝的功能提高了性能,也大大為穿著的人員安全做出了貢獻。                                                                                                                                                                                                                  

高可見度服裝認證標記
在高可見度服裝上常見到標記(圖2)有EN ISO 20471:2013(歐洲/ ISO)、RIS-3279-TOM(英國鐵路行業標準)、ANSI/ ISEA 107-2015(美國)、AS/ NZS 4602.1:2011(澳大利亞)等等;以下針對在台灣業者常接觸到EN ISO 20471:2013標準進行說明。


圖2.高可見度服裝標記
(資料出處:wikimedia.org)

高可見度服裝測試要求
從2013年10月1日起,歐盟委員會決定以EN ISO 20471:2013取代EN471:2003+A1:2007測試方法和要求,成為高可見度服裝的新標準,產品適用範圍為反光衣/反光背心/螢光布/反光條/反光材料/交通警示服裝等。在歐盟進行販售的產品都必須符合EN ISO 20471:2013的要求,主要包括下列要求:
衣物清洗週期過後,所應滿足顏色和亮度的要求
色牢度要求
編織材料的拉伸強度
針織材料的破裂強度要求
單層或多層服裝的透氣指數測試要求
反光材料的性能要求
反光衣物夜間反光材料性能要求及原理

在車輛中心(ARTC)所執行之檢測項目中,以下就夜間反光材料之回歸反射性能測試做說明,夜間反光材料是在黑暗中無需依靠電力,就可醒目看見材料反光功能,其組成的基本材料有兩種組成結構,一種為玻璃珠(Glass Microsphere)結構(圖3)而另一種微稜鏡(microprismatic)結構(圖4)密封在織物或塑料基材所組成,製造商針對各種應用可以搭配許多不同的顏色和反射強度。其原理是當觀察者的眼睛與指向該反光材料的光源之間的角度較小時,反光材料會明亮的發光,但從其他方向觀察時,該反光材料則無反射性。


圖3.玻璃珠結構
(資料出處:wikimedia.org)


圖4. 微稜鏡結構
(資料出處:DOI 10.25039/x46.2019)

基於此條件下,對於回歸反射角度因應不同角度有下述的要求,我們可由EN ISO 20471的標準,單一材料最小反光性能要求(表1)下看到,在不同觀測角(α:  Observation angle)及材料接收測試光源之入射角(β1 : Entrance angle)來測出反光材料之性能(圖5),讓高可見度服裝達到基本安全要求。


表1.單一材料最小反光性能要求單位:cd/(lx.m2)


圖5.測試架構說明圖
(資料出處:ASTM-E810-03(2013))

小結
高可見度服裝通常採用高可視的螢光材料或夜間反光材料製成,在日間作業及夜間工作時特別醒目,可大幅提高安全性。尤其在周圍色彩雜亂的背景下,螢光與夜間反光材料能很快引起注意,以提高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高可見度服裝的品質越來越受到重視。

而夜間反光材料是一種柔性的反射材料,主要功能在於增加夜間交通標誌、衣服及其他物品的可見性,以便讓車輛駕駛在開車時,大燈從遠處照明時可顯著提高穿著者的辨識性,讓駕駛者安全地接近道路設施或用路人,從而降低交通事故的風險。生活中常在道路交通或是在重型機械附近工作的人員穿著,例如建築道路工人和緊急救護人員,連騎自行車的人或慢跑者通常也穿它,可見其對增加夜間道路交通的重要性。

ARTC持續追蹤國際規範發展並已具備相關檢測能量,可提供業者與政府機關相關領域測試,使政府採購或材料開發更加順利。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反光衣物回歸反射性能檢測內容細節,歡迎聯絡ARTC燈光實驗室主管 吳欣儒先生 (電話:04-7811222、分機3114、e-mail:raywoo@artc.org.tw)。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