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電動車耗能測試程序
車輛中心 環能與車電工程處 陳佳良
近年來因應全球暖化、車輛環保節能法規要求及各國政府推廣電動車輛的補助政策等議題,各車廠紛紛推出相關產品,冀望在這塊新興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面對眾多電動車產品,消費者最關心的議題除了車價及後續保養費用外,更重要是各家電動車的續航性能及能耗表現,選擇高續航力及低能耗的產品不僅對生活環境友善,也善待自己的荷包,一舉數得。與傳統引擎車輛不同,電動車使用電池與馬達為動力來源,當電池電量耗盡時需對電池進行充電,一般以每公里耗用多少瓦時電力(Wh/km)來此辨別電動車的能耗優劣。為了讓消費者購買前有更多參考資訊,依據能源局「車輛容許耗用能源標準及檢查管理辦法」規定,電動車廠商自2021年1月1日起於展示或銷售處所陳列之車輛應張貼能源效率標示,另外,產品型錄也應登載該產品之能源效率標示。
電動小客車、小貨車及小客貨兩用車之能源效率,依歐盟ECE R101及其後續修正指令之方法測試(可採NEDC行車型態或WLTC行車型態,如圖1)。上述2種行車型態,也應用於傳統引擎車輛污染及油耗測試。其中,若依據NEDC行車型態測試規定,為讓測試前狀態一致,電動車先完全放電後再充電及靜置,正式測試時,車輛行駛兩次NEDC行車型態,並計算累積里程,結束後再進行充電,充電過程同時使用電功率計(如圖2),記錄充電電能(Wh)直到充電結束,最終將充電電能(Wh)除以行駛距離即為能耗測試結果(Wh/km)。
圖1. NEDC及WLTC行車型態
(資料來源:NEDC - WLTP comparative testing, Norbert E. Ligterink)
圖2. 電功率計HIOKI 3390
若依據WLTC行車型態測試規定,測試前準備程序與NEDC規定相同,車輛須進行完全放電後充電及靜置。正式測試時車輛須連續行駛WLTC行車型態,直到車輛因電量耗盡無法跟上型態,過程中須紀錄電池電壓、電流及行駛里程,由電池的總供電量(Wh)除以各個WLTC型態行駛耗電量(Wh/km)加權計算結果得總行駛里程(km)。完成後以充電設備對電池充電並記錄充電電能(Wh),最終將充電電能除以總行駛里程即為能耗測試結果(Wh/km)。比較兩種測試方法,NEDC行車型態著重在電池最高儲電量狀態下的能耗,而WLTC行車型態則含括了電池最高到最低儲電量狀態下的能耗。
車輛中心(ARTC)因應世界潮流及趨勢,預計於2020年完善電動車測試、充電、靜置及相關場域安全防護能量,完備整體測試能量。經取得能源局認可後,即可提供國內業者執行電動汽車耗能測試服務,協助業者對應國內能耗法規需求,民眾也能參考能源效率等資訊做為電動車輛產品選購參考。
若需進一步了解,歡迎洽詢ARTC環保能源部:
詹金治 課長 電話:04-7811222 分機2208
陳智桀 實驗室負責人 電話:04-7811222 分機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