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自動駕駛車於封閉式場域運行測試方法介紹

2020 / 07 / 15

車輛中心 試車場與整車安全處 林汶宥

近年全球掀起自動駕駛車輛的風潮,已漸漸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依經濟部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與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附件二十一「自動駕駛車輛申請道路測試作業規定」,自駕車於外部特定開放道路測試前,應提供模擬或封閉式場域相關實驗及數據資料。為此,欲於特定開放道路測試自駕車之業者需先模擬測試或於封閉式場域進行測試,並取得測試報告,方得依相關主管機關規定申請自駕車試車牌,可正式於外部特定開放道路進行測試。

科技部於2018年完成台南綠能科學城「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為國內首座針對自駕系統開發的測試與展示平台,可呈現時速約0~30 km/h之低速行駛情境,提供小型車或中型巴士之自駕車於此封閉式場域中進行實駕、展示及示範運行。該場域目前規劃有十字路口、T字路口、圓環、鐵路平交道、金屬鐵橋路面及天候環境…等多種路況情境(圖1)。


圖1. 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路況情境

自駕車業者預計申請外部開放道路測試,須先行規劃開放道路運行路線,並盤點路線中自駕車所遇到的交通號誌、標誌、標線及道路設施之次數,將盤點之結果套用至封閉式場域進行適配,適配結果應盡可能重現開放道路運行路線相似情境,如圖2之步驟?。因封閉式場域可能無法涵蓋所有開放道路之路況條件,針對無法符合的路況條件進行調整,例如外部道路速限為40 km/h時,若於最高使用車速僅有30 km/h之封閉式場域,須降為速限30 km/h;或封閉式場域無「禁止砂石車左轉」等標誌,因此須依封閉式場域現有道路設施進行規劃與測試。

以外部開放道路運行路線盤點之結果於封閉式場域進行適配後,再進入圖2之步驟?,加入外部開放道路容易遭遇之人(行人人偶)、車(軟式目標車)、障礙物…等之情境,擺放位置可依國內用路人道路環境、習慣及事故樣態進行規劃,盡可能的模擬自駕車於外部開放道路運行時會遭遇到的交通情境。最後再將道路型態、交通設施及交通情境以路線串聯,如圖2之步驟?,即為自駕車運行測試路線。


圖2. 自動駕駛車於封閉式場域運行測試方法流程圖

對於自駕車運行之性能標準,目前國際上並無統一之規範,現階段可依車輛性能設計目標,或參考目前相關交通法規轉化為自駕車運行之性能要求,以設定出自駕車在運行過程中當遭遇到交通號誌、標誌、標線、情境及其他道路設施時所對應之性能要求。

運行測試之數據或結果量化之數據(如:距離、秒數)可藉由衛星定位系統、車速計等相關測試設備量測而得,定性結果(如:是否碰撞)則可由自駕車行駛過程中之行為表現認定,此兩者之所得均可用於自駕車性能要求之確認。

目前車輛中心(ARTC)實車測試實驗室已完成多部自駕車於封閉式場域運行測試,目前已有兩部車取得主管機關自駕車專用試車牌(圖3)。ARTC已具備自駕車於封閉式場域運行測試經驗,後續將以場域與實驗室設施精進情境條件及測試分析手法,以期為自駕車相關測試需求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圖3. ARTC自主研發WinBus自駕小巴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檢測內容細節,歡迎聯絡ARTC實車測試課:
陳銘旭專員(電話:04-7811222分機2424、e-mail:cms00118@artc.org.tw)。
林汶宥工程師(電話:04-7811222分機2469、e-mail:wenyu@artc.org.tw)。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