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節能輪胎分3級 要省荷包看這裡
車輛中心 環能與車電工程處 廖慶復
國際輪胎效率標示推動現況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統計,車輛的行駛阻力約有20至30%來自於輪胎的滾動阻力,為提升燃油使用效率,同時減少運輸車輛二氧化碳的排放,許多國家已陸續推動強制性或自願性之輪胎性能標示制度,標示的性能項目主要有三項,分別為燃油效率(滾動阻力)、濕地抓地力以及滾動噪音;為能讓消費者快速理解輪胎性能,所標示的資訊直接採用不同顏色、等級等圖案,透過分級概念為消費者提供產品性能之必要資訊,提供消費者選購輪胎時,便於比較市場上同型產品之相對性能、價格與品牌資訊等。
國際間已實施輪胎分級及標籤管理制度的國家包含:歐盟、日本、韓國、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大陸、泰國等(圖1)。基於節能與安全考量,管制的項目至少包含燃油效率及濕地抓地力,標籤亦結合QR Code使消費者快速、方便取得輪胎產品安全與節能資訊,間接促進輪胎製造商持續改善產品性能及品質。
圖1. 國際輪胎管理實施現況
國內自願性節能輪胎標誌介紹
為提升國內市售輪胎之能源效率並接軌國際輪胎管理趨勢,同時鼓勵消費者選購優質節能輪胎產品,經濟部能源局於2019年11月委由車輛中心(ARTC)推動小客車「節能輪胎標誌」認證制度,透過產業聯盟運作方式,由車輛中心依據「節能輪胎標誌推動使用作業要點」進行「節能等級」審核,通過審核後授權使用「節能輪胎標誌」,可直接張貼產品本體上或印製於產品型錄,以提供消費者清晰、簡單可辨識的資訊;節能輪胎標誌區分A、B、C三個等級,分級的級距與歐盟一致,節能等級越高(節能等級最高A,其次為B,最低為C),代表車輛行駛中滾動阻力越低,車輛行駛的燃油效率越高,另為兼顧車輛行駛的安全性,通過節能標誌審核之輪胎皆要求符合歐盟濕地抓地力C 級以上要求(濕地抓地力指數?1.25),如圖2所示。
圖2. 節能輪胎標誌(左)與歐盟標籤(右)之滾阻與濕抓性能對應
認明節能輪胎標章,節省油費支出有感
目前輪胎產業聯盟已有7 家輪胎業者參與(正新、建大、普利司通、南港、登祿普、固特異及橫濱),約占國內輪胎銷售量的7成。截至2020年3月已核發正新、建大及南港等3家輪胎廠計8型共87款規格之節能輪胎標誌,並已公告於車輛節能應用技術研究網站-節能輪胎標誌查詢(https://energy.artc.org.tw/Tire/TireDataQuery),想要節省荷包的消費者可透過網站,查詢取得標誌的輪胎型式、性能資訊(節能等級/濕地抓地力)、節油效益估算等資訊,假設原使用的一般輪胎(歐盟等級F),以每年車輛行駛里程15,000公里,以每公升油價約27.5元(2018~2019年均價)為估算基準,若選購節能款式輪胎,經試算平均每年約可節省1,000至2,000元油費支出。
結論
歐盟自2012年11月起實施強制性輪胎性能基準及分級標示制度後,已帶動世界主要國家與地區之輪胎相關產業積極研發兼具節能與安全的輪胎,統計2012至2017年歐盟節能輪胎市場銷售占比的變化,整體滾阻性能水準已提升約10%(換算約節省3,500萬公秉汽油)。而國內主要輪胎製造廠商,皆具有節能輪胎之研發技術與製造能力,期透過國內自願性節能輪胎標誌推動,提升市售輪胎節能效率水準。車輛中心將持續關注國際最新法規發展及動向,階段性評估小貨車與大客貨車輪胎納入性能標示的可行性,持續盤點國內輪胎檢測能量建置之需求,以符合國際輪胎性能管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