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零接觸防疫需求迫切 加速自動駕駛載具商用實證

2020 / 06 / 17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陳敬典

產調機構The Insight Partners預估,2027年全球物流機器人市場規模將上看202.9億美元,看好年複合成長率達19.1%,廠商相繼投入發展各式自動駕駛載具(圖1)。今(2020)年初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部分國家甚至實施封閉式管理,在此要求下,自動駕駛載具可協助零接觸物流配送、環境清潔及消毒等任務,成了最佳防疫利器;以下簡要介紹全球自駕載具應用於防疫的情形。


圖1. 各式自駕載具
資料來源:各廠商、新聞媒體

日本ZMP自駕系統搭載於各種載具,自駕消毒車超萌登場
日本新創企業ZMP專注於自動駕駛、AI機器人技術,過去積極將自駕技術導入各種載具,如小型配送車、推車、個人型運輸機器人、計程車及電動巴士等。

由於疫區內人工消毒可能面臨感染風險,ZMP推出配有電動噴霧器的自駕消毒&安全巡邏車PATORO(圖2),採小巧、易運行的可愛外型設計,具人性化可變臉部表情並發出聲音與周圍環境交流,運行時速與步行相當約6 km/h,能進行遠程地監視和控制,於室內外避開障礙物安全自駕,適用於商場、住宅、醫院及工廠場域。另外,ZMP也推出自駕推車CarriRo,應用於輕症患者隔離場所,進行便當運送及垃圾收集工作(圖3),成為防疫小尖兵。


圖2. ZMP自駕消毒&安全巡邏車PATORO
資料來源:ZMP
 

圖3. ZMP自駕推車CarriRo
資料來源:ZMP

美國Nuro協助輸送防疫物資,自主研發自駕配送車豁免FMVSS
由前Google自駕車團隊工程師創立的新創公司Nuro,為阻止疫情蔓延,使用自主研發的第二代自駕配送車R2(圖4),在美國加州提供醫療設施無接觸送貨服務,協助運輸醫療用品、水及糧食等物資補給。R2特色在於採無方向盤、擋風玻璃及後視鏡設計,時速上限約25 mph,車型相較普通房車袖珍,為保護行人,車頭在碰撞時會向內縮,車內裝有溫度控制系統,能確保生鮮蔬果的保存。

Nuro早在2020年2月,通過中央政府臨時批准,上路可無需配有方向盤、踏板、後視鏡,成為首間豁免美國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 FMVSS)的業者。此外,Nuro更係繼Google/Waymo之後,第二間取得加州政府許可,可採完全無人駕駛測試的廠商,是目前推動自駕配送技術的佼佼者。


圖4. Nuro自駕配送車R2
資料來源:Nuro

危機也是轉機,中國大陸電商無人配送車加入抗疫
中國大陸近年網購、外送平台發展蓬勃,廠商順應科技趨勢,多已有發展自駕系統結合物流配送服務規劃。由於疫情實施封城,使得電商訂單增加,但出貨卻成為難題,自駕物流成了可行解。因此廠商陸續將研發期程往前推進,如京東物流、阿里巴巴、美團點評及新石器等公司已順勢進軍該領域。

京東物流由於疫情影響,顧客多要求指定地點自取,訂單送貨到府的比例下降到了20%至30%。不過廠商應變快速,推出無人物流配送車(圖5),2020年2月在中國大陸武漢即完成首趟無人配送服務,成功將醫療和生活物資從集貨站運送至核心疫區,運行時速約15 km/h,支援了當地醫院50%~70%的訂單配送量。


圖5. 京東物流無人配送車
資料來源:京東物流、中經視覺

2020全球戰疫,自駕載具應用商機可期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對全球自駕乘用車發展帶來嚴峻挑戰,除了產業供應鏈斷鏈問題,不少大廠為遏制病毒傳播,暫停原有測試規劃,如Google/Waymo暫停美國鳳凰城備用安全駕駛的自駕計程車服務(無配有安全駕駛的自駕車服務仍繼續),GM/Cruise、Ford/Argo AI也暫停涉及備用人類駕駛的自駕車測試,後續將視疫情逐步恢復。然而,疫情同時也提供了低速、限定場景的自駕載具不少實戰機會,使得各式創新模式紛紛趁勢而起。國際上運用自駕載具來防疫已成趨勢,未來面對「後疫情時代」,台廠可將自駕技術廣泛應用於各式載具,把握時機加速商業化,化危機為利基。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