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9年我國汽車零組件市場概況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朱峻賢
全球經濟成長趨緩以及貿易戰火不斷,連帶衝擊全球車市,各主要國家市場幾乎呈現衰退,也讓車輛零組件需求減緩。而車輛零組件產業為我國之光,車燈、保險桿以及車身鈑金等市占領先全球,在如此逆勢的環境下,2019年外銷仍達到新台幣2,100億元(以下同新台幣)規模,台灣身為全球重要售後市場(AM)供應源頭,無畏全球車輛產業型態轉變,零組件廠商不斷升級自身技術,突破市場上的各項挑戰。
零組件生產值連續10年達到2,000億元以上水準
台灣零組件廠商約2,500家,自2010年起年產值達2,000億元,2019年我國零組件產值達2,226億元,相較去年微幅衰退1.4%,推估係受到國內整車及國外市場需求減緩影響,我國近年車輛零組件產值變化如圖1所示。
圖1. 我國近年零組件產值變化
資料來源:車輛公會,車輛中心整理零組件外銷尋求突破 美國為最大市場
我國零組件仰賴外銷為主,其中AM市場以美國為最大客戶,2019年外銷額達1,045.4億元(成長6.1%),日本雖為第2大外銷市場,但與美國相比占比不重,外銷約134.9億元(成長0.5%),而第3外銷市場為中國大陸,受到中國大陸車市大幅衰退影響,外銷值僅有68.8億元(衰退23.1%)。在進口部分,由於我國市場多以日系車為主,日本成為主要零組件進口國,2019年零組件進口值為新台幣264.7億元(跌幅2.4%),中國大陸靠著價格低廉優勢成為第2大零組件進口國,進口值為新台幣255.9億元(成長11.3%),第3大進口國泰國零組件進口為118.1億元(衰退2.9%),2019主要進出口國家排行如表1所示。
表1. 台灣2019年主要進出口國家排行及金額
資料來源:車輛公會,車輛中心整理
圖2為我國汽車零組件進出口總值及最大市場之趨勢圖,可以觀察出我國零組件進口總值在2011年突破1,000億後在近年開始趨緩,主因為最大進口占比的日本輸入下降;出口部分受惠最大出口占比的美國需求增長而同步上升,顯示我國在零組件產製的能力提高,出口至各國市場的品質也備受肯定。
圖2.近年主要進出口國家及總值
資料來源:車輛公會,車輛中心整理
車燈、車身鈑金及輪胎為出口主力
圖3為我國汽車2019年零組件出口結構,以車燈出口值365.7億元,占總零組件17%為最大單一組件類別,排名居次的車身鈑金出口值也有363.6億元(占比17%),第3則為輪胎的216.8億元(占比10%),輪圈及後視鏡則分別以98億元(占比5%)和56.7億元(占比3%)排序在第4及第5,上述5個零組件為我國主要出口項目,總合占比達零組件總出口值的50%以上。
圖3. 2019年主要零組件出口結構
資料來源:關務署,車輛中心整理
國際情勢變化多端 提升技術能量成為關鍵
我國在2019年仍保持出口佳績,但2020年由於受到全球新車銷售衰退的影響,加上COVID-19疫情影響造成全球供應鏈衝擊,以及未見終點的貿易衝突讓各國車輛產業無不繃緊神經,雖然AM市場的短期衝擊可能較輕微,但仍需提高警覺,觀察國際脈動做好準備。全球車輛零組件朝向智慧化、輕量化、模組化及電動化趨勢發展,我國零組件廠必須提高敏銳度,多發掘新興市場的商機,以及智慧製造的發展程度都將成為產業重要決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