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9全球電動車銷售放緩 唯特斯拉一枝獨秀

2020 / 02 / 17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鄭冠淳

2019年全球電動車(純電動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為220.9萬輛,年增率9.5%相較去年(64.5%)大幅趨緩,主要受到最大市場中國大陸在下半年大幅縮減購車補貼的影響。現今電動車前五大主要國家(圖1),美國雖有特斯拉Model 3撐起電動車銷售,但也對其他車廠造成了排擠,整體銷售近5年首次出現下滑;德國則在政府相關政策激勵下,超越挪威成為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挪威和英國仍繼續保持微幅成長的趨勢。以下介紹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中國大陸的動態,以及全球電動車款銷售狀況。

圖1. 全球前五大電動車銷售市場
資料來源:EV-sales,車輛中心整理

中國大陸對電動車補貼腰斬,市場回歸需求面
根據美國CSIS智庫報告(註1)指出,在2009至2017年間保守估計中國大陸政府已支出3,937億人民幣在扶植電動車產業,平均每輛車售價有42.4%來自政府直接或間接補貼,如此高額的補貼雖然成功地刺激市場,各種新創車廠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也造成市場上電動車良莠不齊,甚至出現有牌無車、左手賣右手的騙取補助及行賄亂象。

因此,為讓市場回歸需求面、提升本土廠商競爭力,中國大陸自2017年起逐年降低補貼金額,在2019年刪減幅度更是超過50%,並取消保護本土廠商的「白名單(註2)」制度,開放外國車廠加入競爭,市場銷量在實施的下半年出現斷崖式下跌(圖2),即便像是比亞迪大廠,2019年Q3財報都出現淨利年減88.6%的駭人數字,正式宣告過去雨露均霑時代的結束,產業進入淘汰賽的調整期。

圖2. 2017~2019中國大陸電動車每月銷售量
資料來源:EV-sales,車輛中心整理

雖然目前2020年政策意向未明,但在這波「汰弱留強」操作收手前,預期中國大陸市場成長將趨緩回歸正軌,維持百萬輛市場規模,再等待新一波政策出爐。
註1: Kennedy, S., & Qiu, M. (2018). China's Expensive Gamble on New Energy Vehicles.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註2: 電動車需使用《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廠商名單之電池,方能納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並獲得補貼。

特斯拉蟬聯冠軍,銷量差距拉大
從全球電動車款銷售排行(圖3)看2019年車廠動態:

Tesla(特斯拉): 美國市場取得53%市佔率後,投入大筆資金布局全球市場,包括推出右駕版本、中國大陸建上海廠、歐洲建柏林廠等。旗下Model 3為2019年全球銷量冠軍,其年銷量300,075輛(年增率+106%),為第2名車款的近3倍,其銷量幾乎是第2至5名車款加總,遙遙領先其他車廠。

BAIC(北京汽車):迅速因應補貼標準調整產品策略,銷售主力從過去小型車EC系列轉變為轎車EU系列,以高性能高續航的產品定位,成功在計程車、網約車市場收穫大量訂單。

Nissan(日產):推出Leaf的e-plus電池增量版,市場迴響並不熱烈(年增率-20%),一般研究認為其較低的性價比及相較其他車廠樸實的外型,對現階段電動車主要消費族群較無吸引力。在新任CEO內田誠上任後,宣布未來將轉型開發高檔電動車,希望奪回市場領導定位。

BMW(寶馬):在中國大陸推出的530Le取得亮眼成績,在市場低迷的環境下銷量仍每月強勢增長,顯示高階市場已有相當需求且受補貼影響較小,其品牌在中國大陸2.7%市占率已超越不少本土車廠,為國際車廠成功打入中國大陸市場的典範。

圖3. 2019全球電動車款銷售排行
資料來源:EV-sales,車輛中心整理

預估2020上半年成長趨緩,下半年歐洲電動轉型加速
展望2020年,中國大陸下一個關注點為今年3月前後的補貼公告是否如先前規劃的補貼歸零。另外,由於市場已達相當規模,多家國際車廠(如Toyota、Volkswagen、Nissan、Renault等)已宣布將在中國大陸地區推出電動車款,預計市場將迎來一波外資搶市、加速產業洗牌的階段。

市場領跑者特斯拉部分,從其中國大陸上海廠、歐洲柏林廠的佈局規劃中,可以看出Elon Musk劍指天下的野心,上海廠更是只花10個月便完成興建及產線準備,藉由避開中美貿易戰關稅、供應鏈在地化、大量生產及低勞動成本環境,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及獲利能力,據悉目前公布中國大陸製Model 3補貼前售價為323,800人民幣,較原本當地美國製售價降幅達9%,在現今許多車廠都宣稱電動車無法獲利的產業環境下,特斯拉以上海廠為下一階基石,再次與同業拉開距離,保持領先。

整體市場發展趨勢,由於中國大陸邁入調整期,美國僅特斯拉單一廠商成長,以及武漢肺炎對車市銷售與供應鏈影響等因素,預計上半年全球銷量將趨緩。而歐盟在2019年4月通過了(EU)2019/631號法規,要求2020年起在歐洲境內平均新售乘用車排放量從過去的120 g CO2/km降至95 g CO2/km,為目前全球最嚴苛的排放標準,預計也將促使歐洲電動化腳步加快,多家車廠均已規劃在2020下半年推出電動車款,未來全球電動車成長主力或將由歐洲接棒。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