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中國大陸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20 / 01 / 13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陳信志

新能源車最大產銷國,因應產業趨勢訂定未來目標
中國大陸近年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同時也是新能源車最大產銷國,其在2012年曾發佈「節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當時政策目標為2020年純電動汽車(B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的累計銷量超過500萬輛,目前看來可望達成,
因應車輛聯網化、自駕化、共享化及電動化趨勢(CASE),中國大陸工信部持續於2019年12月3日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提出2025年新能源新車銷量占比達25%、智慧聯網新車占比達35%、高度自駕智慧聯網新車實現區域與特定場景商轉應用等3大目標 (兩者比較如圖1)。

圖1. 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前後期目標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工信部、中汽協、MarkLines,車輛中心整理(2020/1)

明確技術發展路線,引導跨領域產業交融創新
徵求意見稿除了將政策的量化目標產銷數量改為市場規模外,亦明定技術發展路線:整車以BEV、PHEV(含增程式)及燃料電池汽車(FCV)為「三縱」,關鍵零部件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馬達與電控、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藉由突破電池及車輛基礎通用等技術,實現2025年BEV乘用新車每百公里平均能耗12kWh,PHEV乘用新車每百公里平均油耗2公升之目標。

為引導產業發展創新,徵求意見稿亦鼓勵跨業合作,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核心,推動傳統「鏈式」行業演變為與能源、交通、資訊通訊產業交融的「網狀」產業型態,並以技術創新、產業交融,基礎設施及開放合作等四項作為主要策略(圖2)。

圖2.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策略
資料來源:中國大陸工信部,車輛中心整理(2020/1)

完善法規標準,實現數據共享,產業交融創新服務
徵求意見稿並規劃推動新能源車相關產業標準與國際接軌,引導相關產學研單位建立多種平台,包含通用技術創新,充電營運服務、共通車載系統、創新與模擬測試及綜合大數據平台等。藉由訂定新能源車與相關產業標準對接與數據共享,如車載系統、車用地圖、無線通訊、充放電控制及生產設備等,有利於跨產業及領域數據交換與應用,實現智慧生產與智慧排程充電、共享運具等多元創新服務,體現產業交融。

延續優惠政策,提高產品品質與服務,目標汽車強國
為持續新能源車推動力道,徵求意見稿提出完善新能源車購置稅與通行使用優惠政策,明定2021年生態實驗區、空污重點防治區的公共車輛,新車全數使用新能源汽車。並鼓勵以公共及共享運具,取代先前的購車補貼政策,藉由提升新能源汽車品質及創新多元服務,加快進入全球產業鏈,並成為汽車強國。

多國訂定未來產業政策,新世代汽車發展機遇
因應CASE發展趨勢,世界各大汽車強國皆已相繼發布未來汽車產業政策,如日本擬透過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及車輛聯網應用等措施,目標2050年每車減少80%溫室氣體排放;韓國近期發表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策略,目標2030年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競爭力第一;中國大陸發布新一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旨在鼓勵數據共享創新,以新能源車為核心產業來推動智慧化發展及跨業融合,進而擴大產業效益目標明確。在這股全球車輛產業發展趨勢下,台灣應搶抓新世代汽車發展機遇,儘速研擬與推動相關產業政策因應。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