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車用市場潛力新星 毫米波雷達發展趨勢

2019 / 12 / 13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閻大維

隨著車輛智慧化的趨勢下,車輛搭載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的數量逐步提高,另一方面歐美先進國家陸續立法將自動煞車系統(AEB)等提升駕駛安全性的ADAS列為新車標配,進一步帶動毫米波雷達市場需求。

毫米波雷達為ADAS主要感測元件
毫米波雷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不易受天候因素影響和探測距離長等優點,且造價比起光達相對合理,因此常用於自動煞車系統(AEB)、適應性巡航系統(ACC)、盲點偵測系統(BSD)。目前毫米波雷達主要規格可分為24GHz、77GHz及79GHz等3種,其中24GHz、79GHz主要用於短距離物體偵測、77GHz則用於長距離物體偵測,不同頻段的毫米波雷達適用範圍及ADAS應用如下表所示。

表. 不同頻率的毫米波雷達適用範圍及ADAS應用資料來源:工研院IEK、經濟部技術處、車輛中心整理

目前24GHz雷達在技術成熟度以及成本均較79GHz雷達具有優勢,而79GHz雷達則是在偵測距離、物體辨識能力上皆更勝一籌。為避免與其他設備使用頻段衝突,近期歐、美等國家規劃將76GHz-81GHz頻段劃分為車載毫米波雷達專屬頻段,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也陸續跟進,預期未來79GHz雷達將取代24GHz雷達為主流短距離偵測雷達,屆時將使汽車毫米波雷達頻率統一至76-81GHz頻段,加速市場規模擴大。

國際大廠利用高解析度優勢,開發新世代產品
隨著自動煞車系統、前方碰撞警示系統等對物體的辨識能力要求提高,使毫米波雷達除了辨識車輛外,亦須能辨識行人、自行車等物體。目前國際主要毫米波雷達供應商如Bosch、Continental、Autoliv、DENSO等已逐步將主力產品從24GHz雷達轉為79GHz雷達,並藉由79GHz雷達的解析度優勢,進一步與攝影機等感測元件進行感測融合,提高車輛的辨識能力,有助於駕駛(或ADAS)做出更精確的判斷。此外各廠商也積極將毫米波雷達延伸應用,例如Bosch近期與汽車導航公司TomTom合作,推出聯網高解析度地圖(Bosch Road Signature),應用毫米波雷達等感測元件蒐集道路中的即時動態例如塞車、道路施工或危險警示等,繪製即時高解析度地圖,並透過雲端共享給其他用路人(見下圖)。

圖. 聯網高解析度地圖(Bosch Road Signature)
資料來源:Bosch

我國廠商開發76-81GHz雷達產品,積極與國際接軌
我國投入毫米波雷達的主要廠商有同致、為升、明泰、啟碁及輝創等,產品方面以24GHz雷達為主,為跟上國際趨勢,近期朝向77GHz、79GHz雷達發展,目前已進入產品驗證階段,預計近年將量產。此外,聯發科亦推出毫米波雷達平台- Autus R10,以毫米波雷達取代超音波雷達,提升雷達的感測角度以及惡劣天候的辨識能力,使其能以更少的感測器配置達到更佳的辨識效果。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