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全球車市成長放緩 新商機盼帶來榮景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陳敬典
2018年車市成長減緩,尤其下半年,因大國間貿易攻防戰不斷、全球輕型車測試規範(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Procedure, WLTP)上路,以及環保法規趨嚴等問題,使得車輛產業面臨巨大衝擊。根據國際市場調查機構Focus2Move的報告顯示,2018全球汽車銷售約9,560萬輛,僅略微成長0.2%,車市歷經十年蓬勃發展後,成長動能已漸有疲軟的跡象。
中國大陸20年來首度下滑 美國及日本微幅成長
2018年中國大陸汽車市場出現20年來首度負成長,下滑2.8%總銷量約2,810萬輛。中國大陸於2018年初取消了小排量汽車(1600c.c以下)購置稅優惠,壓縮了成長空間,下半年則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內需疲弱等因素影響加劇,以往「金九銀十」的傳統銷售旺季不復見,使得全年車市景氣急轉直下。對此,中國大陸政府計畫2019年推動「汽車下鄉」政策,祭出適當補貼促進農村汰舊換新,藉以力挽頹勢。
第二大市場美國汽車銷量1,783萬輛成長1 %,歷經利率、油價上漲、二手車供給增加等眾多不利因素,最終結果仍優於市場預期。然而,美國目前持續面臨車貸利率上調以及貿易戰調高關稅成本等不確定因素,將迫使消費者購車負擔加大,故車廠普遍看淡2019年車市表現。
第三大市場日本汽車銷量527萬輛成長0.7%,受益於景氣良好,2018全年銷量小幅提升,主因為輕型車車型(排氣量660c.c以下,俗稱K-Car)表現佳,銷量192 萬輛年增 4.4%。對於2019年日本車市,日本自動車販賣協會連合會看好能接續成長,在2019年10月日本消費稅由8%調漲至10%前,可望拉抬一波新需求。
圖. 2018年全球主要汽車市場銷售概況
資料來源:MarkLines,車輛中心整理
歐盟WLTP上路影響銷量 新興市場表現穩健
歐盟自2018年9月實行了更嚴格的新排放標準WLTP,影響車廠推出新車款時程,更受貿易戰的連帶波及,導致整體歐洲銷量略有下滑,主力市場成長有限,而英國更受脫歐的不確定性影響,衰退幅度高達6%。
在全球車市面臨寒冬之際,新興市場則在經濟成長支持下,成長潛力龐大,印度已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四大車市,銷售約440萬輛,成長9.5%,而巴西、俄羅斯成長率也都有超過10%以上的水準。
Volkswagen取得銷售龍頭 前三大銷售集團破千萬輛大關
依據Focus2Move所調查2018年汽車集團銷售數據,Volkswagen集團銷量約1,083萬輛成長2.2%,取得全球最大汽車銷售集團龍頭寶座;Toyota集團位居第二,銷售約1,052萬輛成長2.2%;Renault Nissan Alliance名列第三,銷量約1,036萬輛成長1.3%。綜觀此份e榜單,前三大集團皆表現成長並突破 1,000 萬輛大關,值得注意的是,Ford 集團由於在中國大陸業務衰退超過 40%,導致年度銷售退步幅度較大。
註:Focus2Move排名並不包含重型商用車輛以及巴士銷量,僅輕型商用車及乘用車
圖. 2018年全球主要汽車集團銷售概況
資料來源: Focus2Move,車輛中心整理
貿易戰關稅壓力仍在 電動車及自動駕駛帶來曙光
2019年,全球車市面對美國政府依貿易法232條款、301條款所展開的一系列關稅貿易戰仍未落幕,以及中國大陸需求疲軟和英國脫歐等議題影響,銷量成長恐將趨緩;然而汽車產業未來仍有許多前景,包括持續發展的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根據ev-sales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約201.8萬輛,成長高達64.5%,Waymo於2018年底已在美國推無人計程車服務「Waymo One」,成為自動駕駛車商業化營運全球首例,相信這些新興商機,未來將接棒為車輛產業帶來下一波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