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2018年自駕車風雲大事紀 商業化上路夢想再靠近

2019 / 01 / 10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陳敬典

人類究竟還要多久才能步入自駕車時代呢?根據Intel在2018年調查報告指出,超過63%的受訪者認為今後的50年內自駕車將全面普及於生活,取代人類駕駛!可以看出,目前消費者對於發展自駕車的看法是樂觀並具有信心。同時,Intel也預測在2050年之前,以乘客為中心的自駕車產值將來到7萬億美元,相信這是個令投入業者相當動心的數字。而過去一年,自駕車產業又有什麼樣的新進展,以下進行年度重點回顧。

自駕車分級定義不夠用!? 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推新說明
過去,有關自駕車的分級,業界普遍採用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J3016定義標準,來劃分車輛的自動化程度,從SAE Level 0無自動化到SAE Level 5全車自動化,共分6個等級。該標準更被美國交通部(DoT)的聯邦自動駕駛政策所認可採用。
隨著自駕車越來越接近量產,SAE為消除消費者對專有名詞的困惑,時隔2年,在2018年12月重新修訂了一份圖表化呈現的標準(圖1),使用了更貼近消費者的語言闡述。但隨著車輛配備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增加,自駕車分級也開始出現爭議,一部車中可能含有部份功能是Level 0、部份是Level 1、也有Level 2、3…,相信未來的分級定義還將再持續修訂。

圖1. SAE新版自駕車分級說明
資料來源:SAE International

各大廠百家爭鳴發佈自駕車安全評估報告,展現安全與可靠性
美國交通部2016年首次提出聯邦自駕車指導政策時,即鼓勵廠商自發性遵守其建議的安全評估標準。至2018年,美國自駕車政策已更新至第三版「準備迎接未來交通車輛:自駕車3.0」。
自2017年10月,Waymo率先提交美國政府一份安全評估報告,樹立產業界典範,報告詳述了自家如何配備和訓練自駕車及避免駕駛意外情況的發生。隨後2018年,國際廠商陸續跟進公開安全評估報告(圖2),讓人們能一窺廠商的研發水準及方向,如:GM發佈其自駕車設計理念、過程和技術特點;百度介紹乘用車、商用車、物流車等自駕車型設計及軟硬體系統方案;Ford強調在車輛設計、驗證和製造安全可靠的長期經驗,建立大眾的信任;Nuro係由兩位前Google工程師所新創的公司,報告概述了該廠自駕物流車的安全細節及規範;Nvidia展現了優勢且強大的GPU計算能力,來開發安全的自駕系統。

 
圖2. 國際廠商發佈自駕車安全報告
資料來源:各廠商,車輛中心整理

自駕車商業化亮相,Waymo One自駕計程車服務搶頭香
綜觀未來廠商的自駕車商業化布局,多採取叫車或租賃服務形式,或與物流運輸相結合,透過車隊服務來加速落地。Waymo可謂十年磨一劍,Waymo係2009年由Google內部的自駕技術項目發展而來,至今已成為自駕車產業的領頭羊。至2018年10月,自駕測試車隊已達到1,000萬英里的測試里程,累積了龐大的實驗能量。
2018年12月,Waymo在美國亞利桑納州推出全球首個付費自駕計程車服務「Waymo One」,提供24小時app叫車服務(圖3),具備與Uber、Lyft抗衡的價格競爭力。先期雖有些許限制,像服務時車上仍配有受過培訓的安全駕駛員、暫時只提供予參加過早鳥示範計畫的使用者使用等,但此一創舉仍是立下自駕車商業化的新里程碑。

 
圖3. Waymo推自駕計程車服務Waymo One
資料來源:Waymo

台灣自駕車技術推展元年,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立院放行
2018年自駕車不僅在國際上有突破性的進展,也可說是台灣自駕車技術推展元年,經濟部已協助國內多家業者推動聯盟整合,如:車輛中心與宏碁智通、聯華聚能及鑫威汽車等多家廠商,組成「自駕車產業聯盟」(圖4),匯聚各自強項能量打團體戰,未來預計自駕車輛將結合智慧交通的創新營運模式,朝著上路運行、商業化邁進,期望接軌國際。
除了技術研發,我國在法規推動部分亦追?國際的步伐,積極建立自駕車上路實驗友善的法規環境,經濟部擬具「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已在2018年11月30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最快2019年上半年開始實行,我國業者自主研發的無人載具將容許在特定條件下,能於市區道路上進行測試應用,將推動車輛產業向前行,可望讓台灣在自駕車供應鏈上,搶先占有一席之地。

圖4. 車輛中心組自駕車產業聯盟
資料來源:車輛中心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