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挑戰接踵而至 全球汽車主要市場遇逆風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黃樑傑
2018年下半年,受到中美貿易戰以及歐洲實施「全球輕型車測試規範(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Procedure, WLTP)」影響,中國及歐洲車市率先被波及,2018年中國可能面臨有統計數據以來首次的車市衰退,西歐則是在WLTP上路後銷量慘淡;美國部分則因提倡貿易保護主義並持續升息,車市預計將大幅受到衝擊。2018年1-10月各區域汽車銷量表現如下表。
表. 2018年1-10月各區域汽車銷量註:西歐與美國為乘用車統計數據
資料來源:Marklines,車輛中心整理
中國車市預期出現首次負成長 中美貿易戰為主因
中國車市部分,受到貿易戰影響,經濟前景出現疑慮影響民眾購車信心。2018年10月汽車銷量較同期大幅下滑11.7%,出現連續四個月的下跌,1-10月累績銷量已較同期下滑0.06%,中、美、德、韓系品牌銷量都呈下滑,由於中國同樣提升美國進口車關稅高達40%,美系車銷量下滑26.7%跌幅居首。展望第四季,由於市場出現政府將推出購置稅減半的傳聞,民眾因期待購車優惠而暫緩購車,預期2018年中國車市將會首次出現負成長。
因應貿易戰以及汽車銷量趨緩,中國政府在2018年7月1日起調降進口車關稅,乘用車從25%調降至15%,零件從10%降至6%,期望以更多元進口車款與降低成本提振內需市場。同時也逐步開放合資車廠外資持股比例,期望外資車廠加大中國投資,協助中國汽車產業升級轉強,2018年首先取消電動車整車廠外資持股比例,可望大幅拉動電動車銷量成長,如BMW 2018年10月宣布以36億歐元購入華晨寶馬股權,持股比例由50%增至75%,2020年開始生產電動車,後續中國預計2020年取消商用車、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持股比例。
歐洲新測試規範9月啟用 影響時程有待觀察
WLTP自今(2018)年9月1日起實施,該項新法規的目標在統一控管車輛廢氣排放標準,適用於所有在歐盟新領照、1.3噸N1級別的輕型客車與小型商用車。受到WLTP啟用影響,根據統計西歐9月汽車銷量下降23%,10月較同期下滑7.3%,主要因為車款眾多,許多車款來不及通過驗證無法銷售,也有車廠停產部分車款,或是調降馬力與重新設計以滿足認證,大幅影響產能運作,例如VW集團就有一半車款未符標準,未來WLTP的影響期間會延續多久仍有待觀察。
貿易公平化及升息政策 美國車市將遇嚴峻挑戰
在美國,今年迄今車市仍持穩發展,但貿易公平化政策與聯準會(Fed)升息兩大因素,預期美國銷售的車輛成本將持續上升對車市造成衝擊。美國在2018年10月談成新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規定2023年零關稅的車輛,有75%的零件必須在美、加、墨三國境內製造,40%以上零件要在時薪16美元以上區域生產。
此外,Fed也預計在2018年12月升息,並規劃2019年至少升息2次。根據Experian Automotive數據顯示,美國2018年第2季車貸利率平均已達5.75%,較2年前的4.82%高上許多。另外,美國刻正規劃對歐盟進口車加徵25%關稅,面對種種嚴峻挑戰,美國多數專家保守看待美國車市,難以維持現有高峰表現。
圖. 各區域車輛產業的現有與潛在挑戰
結論
在全球經濟保護主義盛行下,世界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皆表保守看待2019年經濟,加上各區域車輛產業的現有與潛在挑戰,預期未來幾年全球汽車產業將出現結構性變化,車廠將更聚焦電動化車輛、前進新興車市以及供應鏈轉移優化成本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