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台灣供應鏈漸趨完備 2035新售機車電動化目標可期

2018 / 09 / 13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陳信志

台灣機車使用密度世界第一,2,300多萬人擁有1,400萬餘輛,且本身為燃油機車生產大國,零組件自製率超過95%,由於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有許多共用零組件,為我國發展電動機車奠定了良好基礎。

率先建立TES測試規範,引導我國電動機車產品領先全球
台灣除中央及地方合作補助民眾購置電動機車外,也透過政策輔導整車與零組件業者共同發展,自2009年即率先建立「電動機車性能及安全測試規範(Taiwan E-scooter Standard,TES)」,訂定電動機車所需之性能及安全測試,包括使用者最關切的的爬坡力、續航力、充電系統及鋰電池安全等,有效提升產品性能與品質,並作為產業發展依循。已有17家廠商,包含中華、睿能、光陽、三陽及台灣山葉等車廠共72款電動機車通過TES測試合格(資料來源:電動機車檢測服務中心)。

發展關鍵零組件能力,產業供應鏈漸趨完備
電動機車與傳統機車有許多共用零組件,包含車身、轉向、煞車及避震系統等,而電動機車關鍵零組件在動力電池、動力馬達及控制器3樣零組件佔整車成本近8成(概估電池成本佔約35%、馬達25%、控制器20%)。
早期由於新興產業無市場規模,相關產業鏈廠商投入意願低,難以發揮共用經濟性,因此我國政府在2014至2017年分3階段投入資源建立國產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帶動建置電池組、電池芯及材料、馬達組裝、定轉子、控制器等自製能力。現今台灣電動機車產業鏈已發展成熟,除動力電池芯方面因未達規模經濟,基於價格考量仍使用國際電池大廠產製電芯外,其他相關零組件多可自製,自製能力達整車比例78%(資料來源:工業局專案計畫期末執行成果報告資料);我國電動機車產業供應鏈整理見下圖。

圖.我國電動機車產業供應鏈
資料來源:IEK、智慧電動車輛產業推動計畫成果;車輛中心整理

產品整合ICT技術開拓內外銷新局面,奠定2035新售機車電動化基礎
經過近10年的政策與產業緊密配合,我國電動機車產品漸趨成熟並符合消費者需求,掛牌數量由2015年1月約4.2萬輛增加到2018年7月突破15萬輛,成長約3.5倍。
內銷優異成績加上我國良好資通訊軟硬體整合能力,帶動電動機車外銷成長及出口嶄新商業模式,如電動機車銷售龍頭睿能(GOGORO)與德國博世集團BOSCH子公司COUP合作推出共享業務,並輸出巴黎、柏林及西班牙馬德里,且規模持續擴大。另外燃油機車龍頭光陽推出電動機車ionex充換電系統,今(2018)年宣布除獲得中國共享電瓶業者「張飛充電」導入應用外,並與阿里巴巴集團「盒馬鮮生」合作限時即時鮮食配送,將機車的電動智慧化與商務實際應用進行整合。
海內外市場的豐碩成果與整體市場規模的快速成長,也帶動整車廠、零組件廠或ICT廠商如台達電、威剛等廠商投入研發產銷,為我國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更顯實際可行。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
親愛的朋友,歡迎您蒞臨「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網站(以下簡稱本網站),您在本網站活動的個人隱私權,本網站絕對尊重並予以保護。為了幫助您瞭解本網站如何蒐集、應用及保護您所提供的個人資訊,請您閱讀下列說明:關於適用範圍

本網站為提供安全、可用與完整之資訊服務,並符合相關法令之要求,訂定本政策。 以下的政策,適用於您在本網站活動時,有關個人資料的蒐集、運用與保護,但不適用於本網站所連結之其它網站。凡經由本網站連結之其它網站,均有其專屬之隱私權保護與資訊安全政策,概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負任何連帶責任。當您在這些網站時,關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適用各該網站的隱私權政策。

關於個人資料之蒐集與運用
一、 單純在本網站的瀏覽及檔案下載行為,本網站並不會蒐集任何有關個人的身分資料。利用本網站所提供的各項線上服務,需申請人提供個人資料時,各承辦單位會依案件辦理需要請您提供姓名、聯絡電話、電子郵件信箱、通訊住址等個人最新、最真實之資料。如提供任何錯誤或不實資料,則本網站有權拒絕您使用本網站之服務。
二、 本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上站的IP位址、上網時間以及在網站內所瀏覽的網頁等資料,這些資料係供本網站管理網站流量和網路行為調查進行總量分析,以利於提昇本網站的服務品質,且本網站僅對全體使用者行為總和進行分析,並不會對個別使用者進行分析。
三、 本中心除公務性電子郵件回函及您所註冊訂閱的電子報外,不主動寄送任何電子郵件。若您收到偽造本網站寄送的廣告或垃圾郵件,請諒解此部分並非本網站所能控制範圍,也無法負擔任何責任。
四、 本網站所收集的個人資料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律規定處理。本網站絕不會任意出售、交換、或出租任何您的個人資料給其他團體、個人或私人企業。但有下列情形者除外:
1. 配合司法單位的調查。2. 配合相關職權機關依職務需要之調查或使用。3. 基於善意相信揭露為法律需要,或為維護和改進網站服務而用於管理。

關於隱私權保護之諮詢與救濟
如果您對於以上條款有任何疑問或意見,歡迎來信與我們連絡。

關於網站安全機制
一、 基於對本網站主機安全之維護,本網站已建置網路安全機制,不定期進行弱點掃描與系統漏洞修補。本網站也裝置網路記錄分析系統,對於不明企圖與入侵將被記錄,對於破壞行為或企圖進入伺服主機的異常行為,將進行呈報與攔阻,並通報警政單位。 二、 任何危害本網站資訊安全之行為人,視情節輕重追究其民事、刑事及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