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歐洲電動車充電服務發展現況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張凱喬
歐洲電動車銷售亮眼,充電站產業受矚目
電動車(含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受惠政策支持與車廠積極開發,全球銷量快速成長,2017年全球電動車銷量超過120萬輛。歐洲部分,英法德已出爐禁售燃油車的時程目標,刺激歐洲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挪威更以39%的電動車市占率傲視全球。因應此趨勢,電動車充電站成為重要議題,除了石油公司(如殼牌、BP等)看準趨勢積極搶入充電站市場之外,更有許多新創公司(如InstaVolt、EV-BOX等)研發創新充電技術。
根據Frost & Sullivan資料,歐洲截至2017年共有118,131個公共充電站,目前以交流充電(AC)為大宗,佔比達91%。主要原因為交流充電設備擁有建置環境要求簡單及設備成本低等優勢,營運商在快速搶進市場時,多先投入交流充電設備,與飯店、加油站、購物中心與停車場等設施合作搭建充電網路,再於交通重要樞紐地點,以獨立方式建置直流快充站。因應電動車續航力提升、充電技術升級等因素,預測未來直流快充(如CCS、CHAdeMO等規格)將會快速發展;歐洲2020及2025年的電動車充電站數量預估如下圖。
圖. 2017歐洲電動車充電站數量(資料出處: Frost&Sullivan, 車輛中心整理)
石油大廠、能源公司及汽車集團相繼投入充電站產業
2017年7月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 宣布與歐洲充電站設備服務商Allego合作,在英國及荷蘭的殼牌加油站建置直流充電樁,同年10月另收購了成立於2009年,歐洲最大充電站營運商之一的NewMotion。NewMotion在歐洲已建置了超過3萬座充電站,橫跨25個國家、會員數量超過10萬;殼牌公司的動作透露了對電動車趨勢的認同,當未來車輛不再需要添加汽柴油時,加油站龐大的產業將逐漸式微,轉而由充電站及家用充電設備取代。
圖. NewMotion充電網路分布圖(資料出處: NewMotion)
法國ENGIE(前蘇伊士環能)作為蘇伊士集團(SUEZ)旗下重要的再生能源公司,同樣也投入大量資源發展電動車充電站服務。2017年3月,EV-Box在自己舉辦的rEVolution研討會中由CEO Kristof Vereenooghe宣布EV-Box將成為ENGIE的成員。EV-Box與NewMotion同樣是歐洲知名的充電站營運商,其優勢在於身兼硬體製造商和軟體開發者,可以提高軟硬體整合度、改善使用者體驗。EV-box目前擁有超過5萬座充電站,服務橫跨20個國家,目前正積極打入美國市場。
圖. EV-Box充電網路分布圖(資料出處: EV-Box)
隨著交流充電站網路擴增的同時,直流快充的技術正在邁向商業化,可以將電動車充電時間縮短至1-2小時之內,增加消費者使用電動車的意願。BMW、Daimler、Ford、Volkswagen等多個汽車集團為加速電動車快充站發展,於2017年11月合資成立「IONITY」公司,計畫沿著歐洲主要路線打造超快速充電網路。充電規格採用聯合充電系統(Combined Charging System,CCS),快充效率最高可達350kW,預計2018年在歐洲建立超過100座快充站,2019年達到400座規模。
圖. IONITY快充網路規劃(資料出處: electrek)
全球力拼電動車,打造無碳運輸環境
隨著電動車充電技術進步及充電站數量快速增加,電動車使用便利性也隨之提升,進而滿足民眾用車需求,相信更能帶動電動車市場發展。多數國家也有支持充電站建置的政策,對於建置充電站給予補助,或是要求新設施預留電動車充電樁位置,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帶動電動車及其相關產業發展,實現潔能運輸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