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中國大陸電動巴士發展現況

2018 / 04 / 13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黃政維

中國大陸政府為改善燃油巴士所造成的嚴重空氣汙染問題,故全力推動電動巴士發展,隨著整車及關鍵零組件技術趨於成熟,中國大陸近年的電動巴士數量快速攀升,並打開國際市場,陸續出口至英國、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在世界各地建立工廠,儼然已具有全球電動巴士的領導地位。

中國大陸電動巴士市場起飛
依據蓋世汽車資訊數據統計,中國大陸電動巴士自2011年開始銷量為1,136輛,至2014年銷量破萬輛已形成相當產業規模;2015年開始提供高額購車補助,更使電動巴士產業迅速崛起,銷量大幅成長,當年度銷售達94,260輛,較前一年度成長7倍,2016年銷售115,700輛,2017年銷售89,546輛,截至2017年保有量已突破31萬輛(圖1)。

圖1.中國大陸電動巴士歷年銷售量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資訊,車輛中心整理

中國大陸2017年各月電動巴士銷量呈現先大落後大起的「倒L」曲線(圖2),整體市場前三季呈現低迷狀態,隨著月份遞增而逐步回溫,直到第四季因市場傳出2018年電動巴士補貼政策將縮減的影響,業者開始搶先領牌衝刺銷量,所有營運商、生產商及零件業者莫不積極搶裝車輛並集中交付訂單,促使第四季銷量爆發性成長。

 
圖2. 中國大陸2017年電動巴士逐月銷售量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資訊,車輛中心整理

宇通客車及比亞迪領頭中國大陸電動巴士產業發展
2017年中國大陸電動巴士市場整體產量為88,600輛,宇通客車及比亞迪為領導廠商,分別生產2萬輛與1.27萬輛,兩者合計占整體產能近四成。宇通客車為中國大陸第一家掛牌上市之巴士製造商,也是目前最大巴士製造商;而比亞迪為全球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其電動巴士足跡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200多座城市,並持續在美國、巴西、匈牙利、法國等國家建立電動巴士生產基地。

其餘較為重要的電動巴士車廠為中通客車、珠海銀隆及中車電動,2017年產量分別為7,000輛、6,626輛及6,088輛,中國大陸電動巴士主要車廠產量占比如圖3所示。

圖3. 2017年中國大陸電動巴士市場各車廠產量占比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第一商用車網,車輛中心整理

深圳市成為全球首座實現全面汰換電動巴士的城市
深圳市政府在2015年提出「三年內實現巴士全面電動化」計畫,推動提供機制保障、政策及資金扶持、鼓勵模式創新等措施,至2018年初全市16,359輛巴士均為電動巴士,其中超過80%由比亞迪提供,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18萬噸。為滿足全市電動巴士順利運行,深圳市於2017年投入4.9億美元補貼建置充電站,現共有510座充電站及8,000根充電樁。

中國大陸持續引導全球電巴產業發展
全球電動巴士正如火如荼發展,根據Bloomberg報導,截至2017年全球電動巴士保有量約為38.6萬輛,預估2025將達到120萬輛,占全球巴士47%市場。Bloomberg分析指出,中國大陸政府因全力支持電動巴士,各地城市積極採用,屆時全球絕大多數電動巴士將於中國大陸運行,持續扮演著帶動全球電動巴士發展的關鍵角色。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