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我國電動大客車推動介紹

2018 / 01 / 17

車輛中心 產業發展處 黃政維

近年我國境內PM2.5(細懸浮微粒)常呈現紫爆狀態,而根據環保署數據,移動汙染源佔空氣污染源的比例達到30%至37%。我國客運網絡密集,搭乘人數眾多,且具備定時與固定路線等特性,相當適合初期導入電動大客車,不僅可降低廢氣排放,並提供民眾體驗低噪與無汙染的健康旅程。

中央與地方政府聯手,全力推動電動大客車上路
為推動電動大客車,政府發布「公路公共運輸補助電動大客車作業要點」,透過跨部會結合交通部與環保署資源共同執行,由交通部補助車體(不含電池成本之電動大客車車體)及充電場站,環保署補助電池及加碼補助車體。
交通部依此要點補助比例及經費額度規範,若屬汰舊換新(另稱為一般型)類型,每輛補助上限為車體價格之49%,甲類最高可獲新台幣353.8萬元,乙類最高可獲新台幣200萬元;若屬新闢路線(另稱為競爭型)類型,每輛補助上限為車體價格之80%,甲類最高可獲新台幣520萬元,乙類最高可獲新台幣250萬元。環保署之補助則不分類型,主要針對車體及電池購置/租賃部分,提供新台幣50萬元及100萬元補助,完整補助內容請參考表1。

表1. 公路公共運輸補助電動大客車作業要點補助說明

註:甲類大客車係指軸距逾四公尺之大客車;乙類大客車係指軸距未逾四公尺且核定總重量逾四.五噸之大客車。
資料來源:監理服務網、車輛中心整理

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提供電動大客車營運里程補助,每公里補助費用約為新台幣30元至60元(依各地方政府規定);此外,更有縣市政府(如桃園市)加碼提供新購電動大客車及設置電動大客車充(換)電設施(如表2),透過降低客運業者初期購置及營運成本,提高客運業者使用意願。

表2. 桃園市低碳綠色城市低碳運具設施補助實施計畫

資料來源: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車輛中心整理

各縣市持續導入電動大客車,創造綠能大眾運輸環境
依據交通部統計,我國電動大客車自民國101年至106年11月止,運行數量由34輛大幅增加至296輛(如下圖),其中桃園市與台中市領牌數量全台領先:桃園市政府提供新購電動大客車及充電設施補助,電動大客車登記數為80輛,為全國第一;台中市政府透過提升營運里程補助、車輛續航力及妥善率等指標進行績效補貼、汰換電動大客車老舊電池、建置電動大客車充電場域設施等政策誘因,電動大客車登記數57輛,位居全國第二 (備註:各縣市登記數並不等於該縣市運行數量)。另外,台北市和高雄市等地方政府亦配合中央政策,規劃電動大客車運行路線,並訂定上路數量目標,展現改善空污決心。


我國電動大客車歷年車輛數趨勢圖
資料來源:交通部統計資訊庫、車輛中心整理

小結
我國政府預計在2030年達成大客車全面電動化目標,目前我國電動大客車在包括國家公園、科學園區、學校校園、市區道路及國道公路等多種場域行駛,驗證了電動大客車載客接駁的可行性商業模式,其累積經驗也可作為未來新運行案發展基礎。且透過相關政策激勵,許多客運業者也逐步提升電動大客車導入意願,隨著市場需求成長,帶動我國電動大客車整車廠與零組件供應鏈持續精進,產業持續正向發展,推動我國邁向國際先進低碳標竿國家。
 

訂閱電子報

「填妥下列資料,即可完成訂閱電子報手續」

ARTC行動辦公室

提供同仁各項作業系統之快速連結服務

SSL VPN服務 WEB Mail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