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章
國內煞車系統產業現況與發展(下)
車輛中心 國際合作發展部/產業發展課 黃樑傑
延續前二期對國內煞車產業的分析,在此本文將以五力分析與SWOT模型詳細檢視國內煞車零組件產業發展現況,讓讀者能有一概括性的瞭解,並提出我國煞車零組件產業發展的政府政策建議。
一、國內煞車產業的五力分析
產業定義所指為一群產品替代性極高的公司,在此泛指煞車產業中沖壓而得的金屬零組件為主,例如煞車鉗與碟盤、鼓煞,主要材料為鋼(碟片)、鐵(煞車鼓內襯)、鋁(總泵、分泵與其他零組件)。五力則分別為同業競爭強度、潛在競爭者威脅、替代品的威脅、供應者的議價能力與購買者的議價能力,這五股競爭作用力加總,將會決定產業競爭的激烈及獲利程度,通常最強的一股勢力將會主宰全局,變得非常重要,以煞車產業而言,最強的作用力可說是那些具備品牌的整車廠商。我們五力分析的目的在於辨識出我國煞車產業的地位,並提出適當策略建議,圖 1為porter五力分析示意圖。
![]() |
圖 1 Porter五力分析 |
(一)同業競爭強度
n ★競爭者數目:產業內廠商眾多,競爭激烈。
n ★產業成長速度:近年中國等新興市場崛起,有效拉動市場成長速度,全球汽車產量2003-2008
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5%。
n ★固定/儲存成本:製造需要大量鋼材,會產生原物料囤積壓力,使廠商大量生產。另外沖壓商
品儲存成本並不高。
n ★產品差異性:產品大都應客戶規格製造,各產品間具備一定的差異性。
n ★競爭者性質:競爭者大都為沖壓製造,沖壓技術與經驗決定產品品質與精度。
n ★退出障礙:資產設備用途廣,退出障礙低。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同業競爭強度分析 |
![]() |
(二)潛在競爭者威脅
n ★規模經濟:由於沖壓的車輛零組件產品會共用生產設備(沖床)與材料(鋁、鐵、鋼等金屬材料
等),這得以去除廠商的生產數量限制,有利廠商規模經濟的促成。
n ★產品差異化:既有公司的煞車產品已經被重視安全的顧客所認同,新進入者得投注大量資金以
取得顧客認同。
n ★期初資本需求:資金需求低(低於2億)、進入障礙不高。
n ★移轉成本:由於產品為客製化,使得客戶具備一定的移轉成本。
n ★取得配銷通路:沖壓件配銷通路眾多,大都為tier1、tier2廠商。
n ★經驗曲線:需具有一定程度的製程經驗,進入障礙高。
n ★政府政策:政府對於沖壓產業並無特殊進入限制。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潛在競爭者威脅分析 |
![]() |
依據波特五力分析中進入障礙與退出障礙的矩陣圖,如表 3所示,煞車沖壓產業屬於進入障礙高,退出障礙低的產業,有意加入的廠商會躊躇不前,不成功的競爭者則會知難而退。
表 3 煞車沖壓產業進入障礙與獲利性 |
|||||||||||||||
|
(三)替代品的威脅
目前市面上僅有電磁煞車為其替代品,唯其價格高昂,且使用耗電量極高,並不適用於汽車煞車產品。
(四)供應者的議價能力
n ★供應商群體集中度:煞車沖壓產品主要原物料為金屬合金,供應者具備高資本額的門檻,廠商
數量並不多。
n ★關鍵原料替代品:替代品性能較金屬合金差。
n ★採購量對供應商重要程度:供應商擁多數客戶,個別客戶對於供應商影響力低。
n ★供應產品差異性:供應商產品大都為金屬原料,差異性低。
n ★向下整合可能性:上下游廠商性質差異大,向下整合機率不大。分析如表4所示。
表4 供應者的議價能力分析 |
![]() |
(五)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n ★客戶在此產業內採購的產品佔成本或採購量比例:客戶採購煞車碟盤或鼓煞等零件佔採購量中
一定比例。
n ★客戶向此產業購買產品的差異性:產品大都為配合客戶規格製造,產品間具一定的差異性。
n ★移轉成本:由於客戶與廠商配合製造,因此轉換需一定成本。
n ★客戶獲利性:由於客戶的下游大都為知名車廠,議價力相當高,這直接壓縮客戶獲利,客戶會
盡量壓低採購成本。
n ★向上整合可能性:Tier 1和Tier 2大都為組裝廠,製造過程與設備有一定差異,唯Tier1大廠
財力雄厚,有向後整合的實力。
n ★對於客戶產品與服務品質的影響力:由於車廠供應鏈對於安全相當注重,因此客戶對於煞車產
品的品質相當重視。
n ★客戶對產品知悉程度:客戶對於產品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分析 |
![]() |
綜合以上所述,茲將五力分析結果歸納如下表6所示
表6: 國內煞車產業五力分析結果 |
|
二、國內煞車產業SWOT分析與策略發展建議
SWOT分析包括內在環境的優勢(Strength)與劣勢(Weakness),外在環境的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產業內在環境指對企業績效有影響力的群體或力量,一般以波特的五力分析作為分析的基礎;產業外在環境為對企業可能存在潛在的衝擊力,但相關性並非相當明顯的因素,如經濟、政治、科技及社會(PEST)等。
(一)國內煞車零組件產業SWOT分析
(二)競爭優勢
1. 煞車零組件產業長期在車型多、產量少的情況下發展,建立少量多樣與具彈性的製造能力,有利
於擴展銷量低的車款。
2. 多數廠商具備國際品質的認證資格,品質管理系統符合國際水準。
3. 多數煞車零組件產業製造商具備基礎項目的測試設備。
4. 煞車零組件開發能力具備國際水準,開發所需時間短且富有彈性。
(三)競爭劣勢
1. 關鍵技術發展受到技術母廠限制,關鍵零組件仍得仰賴進口。
2. 國內市場小、車型多,各車型銷量過低,煞車零組件模具成本無法有效分攤。
3. 國內品牌車廠對於對煞車零組件廠商的高議價能力。
4. 國內缺乏紮實基礎工業,多數金屬、橡塑膠原物料仰賴進口,成本過高。
5. 傳統產業對於人才招募,缺乏高技術人力資源。
(四)外部威脅
1. 新興國家低生產成本與龐大市場的吸引力,降低國內與國際大廠合作的籌碼。
2. 加入WTO關稅下降,市場激烈更加競爭。
3. 發展中國家所提供的投資優惠降低外商到國內投資的意願。
(五)外部機會
1. 國內與中國文化差異小,國內過去中國設廠困難度較低,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可望帶動國內廠商巨
大獲利。
2. 亞洲區域城市興起,國際整車廠進入亞太區域,國內可藉由優良製造管理及品質爭取與國際大廠
合作機會。
3. 與母廠保持合作開拓亞太地區新市場。
4. 爭取代工之專業分工,尋求轉售原母廠之各地市場機會。
(六)政府政策建議
未來我國煞車零組件產業勢必將得持續面對成本過高、缺乏關鍵零組件等存在已久的問題,為因應未來全球汽車市場發展及產業中的競爭情況,對政府政策提出如下建議:
1. 提昇產業技術:整合煞車零組件產業資源運用,建立煞車關鍵零組件技術,協助關鍵技術紮根國
內,根除母廠對於我國廠商的限制。
2. 協助產業進入整車廠供應鏈:經濟部國貿局已把協助汽車零組件廠商拓展國外OEM市場列為重點
工作,外貿協會也已推出「全球汽車零配件售後服務市場推廣計畫」,另外每年也都會籌組外銷
參訪團拜訪各國廠商爭取訂單。
3. 培訓產業人才:政府應協助培養煞車零組件業相關技術與人力資源,鼓勵汽車零組件產業發展,
使高技術人才有意願進入此產業就職。
4. 建立材料工業:有鑑於原物料成本為煞車零組件成本相當大的一部分,穩定供應與價格對產業有
相當大的影響,政府應積極培養國內材料工業,以加強煞車零組件產業對於上游廠商的議價能
力。
本報著作權為「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貼或節錄。
若對電子報的內容有任何建議、取消訂閱或要求轉貼授權,請寄至:newspaper@artc.org.tw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www.artc.org.tw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七路六號
TEL:04-7811222 FAX:04-781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