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庫
- 發布年度:2018
- 主要類別:車輛管理制度
- 次要類別:電子報
每次只要有重大車禍事故,「台灣車輛管理制度」就會被提及,測試、審驗、監理到底是誰在做的?報導的人常把大家搞的一頭霧水。
為使大眾了解整體架構,因此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車輛中心、ARTC)特以專題篇章向社會大眾說明,並與各位讀者分享。- [首篇]話說從頭,台灣車輛管理制度說明
- [權責單位篇] 關心車輛安全的您 一定要知道的兩個單位
- [小客車篇] 碰撞檢測數據,為何不能公開?原來理由是…
- [小客車篇] 碰撞法規≠NCAP 兩者目的、方式不同 別誤認喔!
- [本篇] 個人舊車進口流程與送測要訣
- [大客車篇] 專門檢查車輛「重心」的「傾斜穩定度」檢測
- [大客車篇] 大客車面臨「翻覆」時,負責抵擋衝撞的「車身結構強度」要求
---------------------------------
關於近期有媒體報導進口舊車(使用中車輛)的檢測流程與相關費用一事,有部份內容與事實不符,以下就法規、費用、時程等概要說明。
依法上路前必須取得四張合格證
在台灣一台車子如欲領牌上路,需符合車輛主管機關之規定,取得四張合格證後方能上路,而主管機關的分工,分別是交通部負責安全、環保署負責排氣污染(污染)與噪音、經濟部能源局負責耗能,也就是必須經過安全、污染、噪音及耗能等四大項法規檢測,並經審驗取得四張合格證後,才能到監理機關辦理車輛領牌,其車輛檢測、審驗流程圖如下圖所示。
更完整「台灣車輛管理制度說明」,可參考https://www.artc.org.tw/chinese/01_testing/02_02detail.aspx?pid=19其他媒體報導參考
關於此議題,ARTC曾於2014年 3月邀請媒體深入了解與報導,更多詳情可參閱以下連結報導,因時間關係,其中之數據非為最新之狀況,如有需了解可與上述說明交互參照。【U-CAR報導】打開潘朵拉的盒子,直擊ARTC進口車輛檢測流程
【CarStuff 人車事報導】自辦車輛進口該怎麼辦?ARTC對外公開示範!
【AutoNet 汽車日報報導】車輛進口的深奧學問,ARTC車輛進口檢測技術分享
【Auto Zone 玩車特區報導】ARTC車輛進口流程、法規大解惑!
【Auto-Online 汽車線上報導】泛談自辦進口車輛檢測
【CARNEWS 車訊網報導】ARTC真的很難搞? 你想知道的驗車過程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我們聯絡
民眾/廠商:service@artc.org.tw
媒體記者:https://www.artc.org.tw/chinese/06_news/06_03listl.aspx